欲求真知 徐行万里||记青岛为明学校小学部三年级潍坊研学
让世界成为我们的校园!11月30日至12月4日,青岛为明学校小学部三年级师生来到世界风筝之都——潍坊进行了五天四夜的研学活动。
第一天,我们探访了位于潍坊市寒亭区的杨家埠村,感受这里浓郁的乡土气息。这里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明古槐与明古屋闻名遐迩;木版年画、风筝誉满全球。同学们饶有兴致地参观风筝制作过程,并在这里参与体验了风筝以及版画的制作。
第二天,我们游览了青州古城,参观了青州博物馆。
青州古城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登上城楼,古城风貌尽收眼底,青石板的街道,建筑的黑瓦、青砖、红栏、白墙,古色古香,透出浓浓的古风雅韵。
青州博物馆展示出浓郁的传统特色和历史气氛。馆内现存文物已达两万件,是中国规模最大、收藏文物最多、门类最全的县级博物馆,有“小大博物馆”之称。青州博物馆浓缩了璀璨的青州历史文化,让孩子们领略了青州的历史风采与厚重文化。汉代的玉壁,北齐的石室线刻,北周的大佛像,南北朝的菩萨,隋唐的石雕,明万历年间赵秉忠的殿试状元卷真本……让孩子们大开眼界。
第三天,同学们走进木版年画的教室,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幅精美的画作,有的惟妙惟肖,有的栩栩如生。同学们非常期待自己动手创作,在老师讲解时认真地听讲,生怕错过什么。创作开始了,我们带队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进行构思、绘制,画完后,用刻刀进行雕刻,最后去老师那里印刷,看到自己亲手制作的年画,同学们小心翼翼地把它放到了袋子里,像宝贝一样珍藏起来。
“教室里这台电视机为什么这么神奇?里面为什么有这么多背景?还能在电视里看到自己的同学。”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议论着,今天的影视表演课,可是让我们过一把上电视的瘾,同学们分为《三打白骨精》、《皇帝的新装》等几个剧组,由小导演带领排练,同学们塑造的人物活灵活现,得到了授课教师的肯定。
第四天,惊险刺激的消防演练要开始了,首先进行烟雾逃生,用衣服捂住嘴,弯下腰,扶着墙,掌握要领以后,同学们顺利地通过了。接着进行缓降训练,授课老师讲解缓降三步走:双手抱头,胳膊肘向里收,向后一仰,同学们个个跟骁勇的战士一样,顺利落地,完成任务。
很多男孩子梦想长大后成为一名飞行员。无人机操作活动让孩子们的心情无比激动,早早地来到教室。首先老师讲解了如何在电脑上操作无人机,很快一个个小组都学会了操作,下面进入对战模式,小组先创建房间,其他小组进入房间,双方开始对战,看着他们专注的眼神,完全沉浸其中......
“用爱烘焙,每一份幸福味道;用心制作,每一份甜蜜感觉”,正如西式烘焙课上的标语一样,做美食要用爱、用心,这样做出的食物才称得上美食。根据导学案,同学们小组合作制作麦芬,有的打鸡蛋,有的搅拌面粉,有的洗刷器具,配合得很是默契,当香喷喷的麦芬从烤箱里端出来的时候,同学们各个垂涎欲滴,吃着自己制作的美食,感觉很不一样!最后制作了卡通形象的饼干,撞到袋子里带回家给爸爸妈妈尝一尝吧。
研学活动最后一天,我们来到了潍坊风筝博物馆,这是我国第一座大型风筝博物馆。展览以翔实的风筝文物资料以及照片、文字、绘画、复制品等,全面展示了风筝的历史文化、现代文化、国际文化及延伸文化,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灿烂文化所独具的艺术魅力。这里的风筝琳琅满目,有中国的,有外国的;有巨型的龙形风筝,有奇特的脸谱风筝,还有迷你的昆虫型风筝……真是种类繁多,精致又漂亮,让孩子们大饱眼福。
此次研学活动,让同学们走出校园,在与平常不同的生活中拓展视野、丰富知识,加深了与文化和自然的亲近感,为明学子的自理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了良好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