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岛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专题研讨会在青岛为明学校成功举行
用心做教育,用心办学校,用心培养好每一个孩子,是我们青岛为明学校每一个老师的信念。让先进的教育理念转化为每一个为明学子身上的培养成果,是每一位为明教师的追求。自学校 “名师工作室”成立以来,提升专业素养、打造高效课堂系列研讨活动精彩不断,特级教师、齐鲁名师、省市教学能手,身边的名师走进学校,为明教师有了更多的学习机会。
四月十四日上午,黄岛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专题研讨会在青岛为明学校举行,黄岛区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孟兆山主任(山东省特级教师)、青岛市浮山路小学刘燕老师(山东省教学能手、全国优质课一等奖获得者)及黄岛区各学校业务干部、数学骨干教师齐聚青岛为明学校,开展小学数学高效课堂专题研讨活动。
一、聚焦课堂,感悟教学魅力
第一节课:青岛为明学校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成员张宜老师展示研究课《组合问题》,张老师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用“四人两两握手有几种组合方法”为切入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合作-交流-汇报”等环节开展探究活动。张老师用简练且富有启发性的语言不断引导,让孩子们通过独立思考一步步解决了问题,这一过程给所有老师留下了深刻印象。接着孟兆山主任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分析比较了握手与数字组合之间的区别,用直观图形表示抽象问题,这一方法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将问题化繁为简,孟主任接着给出三组数字与握手组合的例子,学生很快从中找到了计算规律。
第二节课:山东省教学能手、全国优质课一等奖获得者—青岛市浮山路小学的刘燕老师展示《重叠问题》。刘老师尝试让学生从生活实际中亲身感知集合的思想,用游戏“抢名单”这一活动使学生们亲身体验集合图的产生过程和集合图的作用,通过对不断变化的条件进行分析总结,使学生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刘燕老师语言简洁精练,课堂调控娴熟、热情洋溢、紧贴实际的教学风格深受学生的喜欢,也让孩子们在丰富的练习方式中既学到了知识,又享受到了动脑解决问题的快乐。
二、以研促教,迸发思维火花
课后孟兆山名师工作室学员针对两位老师上的两节数学课,进行了严谨、独特的分析及研讨,王老师就组合问题线段图提出“找朋友”的解决方法;农老师提出握手与数字组合数量一半的关系是本课重难点;舒老师提出的是培养学生的课堂听讲效果,注重细节;张宜老师就自己的课堂设计进行了思路分析;魏老师就数形结合方法提出了自己的设想;王老师就板书设计提出自己的想法;黄岛双语学校邵校长就思考和操作的先后顺序进行了讨论;孟兆山主任认为应先直观再运算思维,这一方法更符合学生的发展规律;薛老师认为就重叠问题应设计一题由学生独立解决;孔老师提出课堂知识总结环节应再进行强调。每一次研讨完毕之后,孟主任都进行更为细致、深刻的点评,提出所有教师都应再追寻名师,读数学教育教学书刊进行研究学习,从学生角度出发,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
三、专家引领,提升专业素养
研讨后,孟兆山主任提出了小学数学应培养孩子什么?就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做什么?怎么做?就是不断运用“三例一结论”模式促使学生思维生长。学生寻找到解决问题的规律后,通过条件的变化启发学生思考,使学生思维得到发展和提升。本次专题研讨在主持人孟兆山主任的带领下,活动开展的扎实有效。最后孟主任提出“人人都是研究生”的设想,本次研讨课中,名师工作室成员作为课堂观察员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之中,更近距离的观察学生思维变化过程,对研讨很有意义和价值,孟兆山主任鼓励每一位老师多读书,多钻研,不断提高课堂效率,使学生思维能力得到更好的锻炼。
这次黄岛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研讨活动成功开展,不仅有效地指导了全区小学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还给我校教师搭建了一个展示的平台,营造了一个聚焦课堂、研究教学的氛围。相信青岛为明学校的全体教师本着“用心培养好每一个孩子”的教育理念,脚踏实地地做好高效课堂,定会赢得越来越多的赞誉,定会让我们的孩子飞得更高、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