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为明学校发展学校】我讲我的教育故事—“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不知不觉从事英语教育工作已经将近六年的时间。在为明的这短短一学期,我经历了许多的困难和挫折,也在摸索中收获了许多的成长。我总是时不时会反思自己,我是不是已经做到最好了?我进步的空间在哪里?我还可以用什么新的方法来帮助孩子们吗?当然,随着经验的累积,我会学会更好的掌控我的课堂教学和对学生的教育。但是,面对着一张张懵懂的童稚的脸庞,我知道孩子们的成长过程只有一次,错过不会再来。作为一名教师的责任,我必当竭尽所能的去带领孩子们走进英语学习的世界,并且懂得如何去学习,并且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正如古人言: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接手六年级的孩子的时候,我的心是忐忑不安的。孩子们在低年段的英语学习内容相对比较简单,适当时间的投入就能达到理想的成果。但是,同样的成果在六年级是很难的。小学生的英语水平要求进入了更高的新台阶,这对于学生,乃至于教师,都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学生们反映,每个单元的知识点和重点词汇增加,考试题目多样并且难度大幅度提高。课堂时间有限,并不是每个学生都能被提问到,而且布置作业也很局限的在写和读的部分。书面作业我可以批改,但是读的作业我又要如何去衡量呢?这是我的一个难题。我去跟经验丰富的教师们请教,几乎每个礼拜都去外校停课,也经常关注深圳市的小学英语教学分享群的更新。终于,我获得了了灵感。我建立起一套奖励机制。发给学生每人一张朗读登记表,让家长根据孩子每天在家的口语练习状况进行打分A,B,C, D. 我会一星期一查,并且根据每个月的纪录评出朗读之星。我会惊奇的发现,有几个上课从不举手的同学,其实在家里可以把口语说的很好。而在鼓励之下,有10多位同学可以每天给我发口语录音,而有绝大部分同学一个星期可以发给我三次口语录音。一开始并不是所有同学能够发录音给我。但是,看到别的同学读的很好,还获得老师的表扬和评讲,很多同学跃跃欲试。这种竞争和同伴的影响,刺激同学们去花更多的时间练习听读,然后展示他们的成果。这种互相影响的方式展开了半个月,我已经感到获益良多。虽然我个人时间被占用,但是我感觉孩子找到一个前进的目标和努力的指引。听说读写的技能都是相辅相成的,不是独立存在的。相信在正确的引导下孩子能取得更大的进步。
在一次英语课上,我在教“Wu Yifan’s grandpa gave Robin a new feature…”时,由于录音中语速太快,学生跟不上来,我便放慢语速,用英语让学生跟读,但几遍下来,有些同学的语速还是有些绕不过来,便产生了畏惧情绪、不愿再读了,当我再次让他们模仿跟读时,有位同学竟然干脆说:“我是读不来的。”就不愿再跟读了。有些学会了的同学就骄傲起来了,他们在别人朗读时不认真听,随意插嘴或嘲笑别人,有位同学甚至说:“我学会了还要重复读,真没劲!”,当时的我真是左右为难,于是我灵机一动,把全班分为四个小组来竞赛,看哪两个小组读得既清晰准确又响亮整齐,就给他们每组各加一颗“星”,结果这一招还真灵验,每个小组都干劲十足了,都读出了自己的最好水平,我给两个较好的小组加了星星后,问另外两个小组的同学要不要再比试一轮,他们齐声说“要!”于是我让他们开始了新一轮的竞争,待同学们基本上都读得很好了时,我看教育的时机已到,于是我说:“老师开始学英语时有很多句子也不会读的,但我坚持一遍又一遍地跟读,直到第十遍才终于学会。”接下来,我叫了刚才说“我读不来的”的同学,请他读出“Wu Yifan’s grandpa gave Robin a new feature…”等句子,在我的鼓励下,他终于拾起了自信,鼓起勇气大声读出来了,虽然读得不太好,但我还是给予他“Excellent!”的最高表扬,并对其他同学说“Clap your hands!” 在小朋友们的掌声中,我较为轻松地纠正了他的发音,并对其他同学说:“这位同学说自己读不来,你们说他读得来吗?”同学们齐声说“读得来!”我又说:“其实我们每个同学都能读得好的,关键看你有没有自信去读好,这位同学首先不够自信,但后来他不再畏缩,而是勇敢地读出来了,这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呀,单凭这股勇气就值得我们学习!”那位同学在我和其他同学的掌声中满意地坐下去了。接下来我叫了那位说“我会读了还要重复读,真没劲!”的同学,跟他玩一个“Simon says”的游戏,我很快说出“Go straight, turn right at the hospital and turn left at the cinema…”等较难的指令,他开始摸不着北了,结果他那骄傲的情绪大打折扣了,开始有了自知之明。于是我不加评定地让他坐下了。接下来的课堂上,他再也不随意插嘴和嘲笑别人了,而是很专心地听别人读和说。
现象分析:这是一个英语课堂中反复操练的环节,对于没接触过英语音标的小学生来说,这个环节是必不可少的,然而却也是非常枯燥的。无论我们怎么优化这一过程,把他变成一场游戏或一场竞赛,仍避免不了反复地读、说与纠音。教学中,存在着学生接受能力的差异是很正常的,但我决不能让学生存在不想学的心理。在我的课堂中,我把枯燥的操练变成一场场竞赛,不仅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已熟练掌握了语言,而且培养了学生学好英语的自信心,增强了学习的兴趣。对于操练时缺乏自信的同学,我赞扬他敢于开口说的勇气这一闪光点,并通过用自己作比较,帮助他树立了学好英语的自信心。而对于那些骄傲自满的同学,我通过制造“障碍”挫伤他们的骄傲自满的情绪,让他认识到知识的无穷性,端正了他们的学习态度,达到了不言而明的教育效果了;同时也培养了他们尊敬他人、平等待人的思想情操。
授人以鱼,三餐之需;授人以渔,终生之用。只有我们掌握了授之以渔的科学方法,才会有吃不完的“鱼”。只有孩子们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那么孩子们自己才可以一步一脚印取得更大的成功。
教师是孩子的镜子,孩子是老师的影子。
——初中部教师 张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