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小学语文主题学习实验观摩研讨会圆满闭幕 “为明共识”催人奋进
盎然的春意掠过,姹紫嫣红的季节伴着浓浓的书香味道,语文主题学习研讨会的脚步踏着四月的芳菲走来。当今时代,阅读是关系着学生素养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了让阅读教学更高效,提升学生的阅读品质和语文素养,2018年4月17日青岛市小学“语文主题学习”实验观摩研讨会在青岛为明学校顺利召开。全市来自西海岸新区、即墨区、莱西区、胶州市、市北区等区市近600人参与了此次活动的研讨。研讨内容以讲课、评课、经验交流为主。莅临本次活动的专家是上海师范大学吴忠豪教授、青岛市教科院小学语文教研员崔志钢老师,以及各区小学校长、教学副校长、语文组负责人以及一线语文教师。
研讨活动在吴忠豪教授的专题报告中拉开帷幕,吴教授为大家详细阐述了语文阅读教学的思路和具体的实施策略,强调了阅读实践的重要性。接下来,来自各区的优秀教师为大家奉献六节精彩的课堂实例。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所有学生均以为明学子为主。首先上场的是青岛为明学校的李白玉老师和她的学生们,给大家展示了一节《彭德怀和他的骡子》。李老师教学目标明确,瞄准细节描写,引导学生读中感悟,又送回生活体验中学习运用。课堂上学生展现出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基本素养,课前准备有学生领读朗诵古诗,有礼貌的向老师们问好,课中积极回答问题,声音洪亮,充分展示了为明学子过硬的学习习惯。第二位教师是来自胶州市第四实验小学的石长虹老师,她给大家展示了五年级下册的《埃及的金字塔》。学生积极举手发言,师生之间配合高度默契,学习了解了说明文的写作方法。上午的最后一名教师是来自市北区湖岛小学的朱琳老师,她展示的课堂是《水》,通过水都有哪些用途进行导入,娓娓道来,课堂有条不紊,学生积极配合,素质有加。上午的课程一直持续到中午一点,大家全神贯注,听得如痴如醉。3节公开课过后,吴教授又做了精彩的点评。
稍作休息过后,全体参会人员又投入到了紧锣密鼓的研讨当中。下午展示的优秀教师课例,首先是黄岛区薛家岛小学的李晓老师,她带来的五年级下册《灰椋鸟》,生动形象,抓住了虚实结合的写作手法,拓展了阅读写作的能力;西海岸新区弘文学校的王暖翠老师带来一堂六年级课例《三打白骨精》,引导学生通过抓住精妙用词,剖析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最后呈现的是黄岛区香江路第二小学的王增艳老师,她带来的是一节整合课《悠悠千古垂钓情》,把古诗词中的“垂钓”主题进行了融合,拓展内容新颖。向老师们展示了很好的古诗阅读教学拓展形式。
精彩的六节课,不仅是优秀教师水平展示的六节课,更是青岛为明学子大量的阅读积累,扎实的学习成果,渊博的知识功底以及综合能力的精彩体现。承担上课任务的五年级和六年级学生,都展现出良好的课堂素养,他们琅琅的课前背诵,清晰流利的回答,妙语连珠的个人见解,以及自信大方的仪表,衔接紧密的上下场,都给参会的老师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场上为他们响起的阵阵掌声不断。
课堂展示结束后,青岛市教育科学院小学语文教研员崔老师就六节课做了精彩点评,大咖亮剑与在场的校长老师们共同分享教育梦想追寻路上的大智慧。
为期一整天的活动,锁定“小学语文主题阅读学习”这一主题,通过两场报告、六节课展开了一场“教育智慧”盛宴。五百多名来自全市各地的校长老师们齐聚一堂,带来教学好声音,改革好观念,实践新思路,一起泛舟思想之海,激荡智慧之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