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为明学校小学部名师系列报道 || 十佳班主任孙静微老师——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
名优档案:
孙静微,中国共产党党员,小学语文教师。现任青岛为明学校五年级一班班主任,执教语文。在工作中,她深入钻研,孜孜不倦。在生活中,她更像个妈妈丝丝入微的关爱着她的学生。在课上她妙语连珠,把孩子们带进她设的情景,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
孙静微老师,曾获深圳市龙岗区“优秀中队辅导员”,多次获得“校级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学生喜欢和敬佩的老师”等称号。担任多年班主任工作,所带班级班风、学风优良,所带的班级被评为“三好班集体”、“优秀学雷锋中队”。
在不断实践教学以外她还注重加强学习,2016年到深圳华中师大附属中学参加龙岗区教师共读思辨会,2017年参加积极心理学培训会,2017年参加由中国教育科学院推广的儿童情绪管理课程培训。
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
三尺讲台,辛勤耕耘十余载;披星戴月,收获辛酸,收获满怀;教书育人,神圣使命时时在;无私奉献,爱心浇灌幼苗早成材!即使做不了大树,她宁愿做一株小草,当春风袭来,带给大地一片生机,告诉人们:她曾经绿过!
——题记
“花朵以芬芳熏香了空气,她最终的任务,是把自己献给你。”2013年9月,带着渴望与自信,她走上了三尺讲台,泰戈尔的言切铮铮,一直鞭策、激励和鼓舞着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为师者的真谛。
一、学高为师,教学之路勤于探索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育是为了培养人、造就人、发展人。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要成为一条常流常新的小溪。为此,她不断涉猎新知识、新信息,在搞好常规教学之余,从不满足现状,不间断学习和研究教材教法。在新课改实践中,她用新课程改革的新观念、新理念、新方法来打造自己的教育实践和教学行为方式,不断重塑自她,完善自她,超越自她。在教育教学中遵循“爱与尊重是教育的出发点”,全心全意为孩子服务,注重从兴趣教学入手,根据孩子们的不同特点,琢磨出多种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推崇个性和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既严谨有序又充满乐趣,学生学得扎实、学得轻松,不知不觉中收获了知识,思维得到了开发。
二、德高为范,为师之路严于修身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作为一名教师,良好的道德操守才是学生学习的典范。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往往被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模仿在行动上。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努力以自己的人格力量感染学生,注意自己点点滴滴言行的影响。她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件事都能严于律已、率先垂范。一直以来,她既处于学生最严格的监督之下,又处于时刻被学生效仿之中。所以,当她要求学生努力学习时,首先做到了忘她的工作态度和刻苦钻石的精神,当她教育学生热爱劳动时,没有指手划脚,拈轻怕重,而是和学生一起参与劳动的全过程;当她叮嘱学生遵守纪律时,首先做到了遵守校纪班规……终于,有人主动弯腰捡废纸了,有人早晚主动开关电灯了,有人主动下课为学困生讲解题了……从学生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同时也验证了“言传身教,身行一例、胜似千言”的至理名言。
三、爱心为线,温暖孩子纯真心灵
“情在左,爱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作为班主任,她一直以高尚的人格感染孩子,以整洁的仪表影响孩子,以丰富的知识引导孩子,以博大的胸怀爱护孩子。
在班主任工作中,她细致入微,在班级管理方面,一直遵循“让孩子个性发展”,培养他们自信、乐观的性格,并教育他们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得最好”。她坚信老师对学生理性的爱,能唤醒学生身上一切美好的东西,激发他们扬帆前进。五年级的时候,班里有个男孩叫董禹宏,他学习不好,所以不敢在同学面前发言,只要站起来就紧张,一个字也说不出来。同学们都替他着急,他也成了班上有名的“胆小生”。为了帮他练习胆量,经常在课上提问他,都是些很容易的问题,怕他遇到难题紧张就更不敢说话了。并且私下经常找他谈心,鼓励他。她发现他的语文很好,在学校每周的语文晨读中,就试着让他带着大家朗读。他竟大胆的走上讲台,而且毫无羞涩的读了起来。同学们也很激动,在他的领读下,都放声地读了起来。这以后语文课上的一分钟演讲,他也能够大胆的走上台来。有一位同学曾这样评价他的演讲发言。他说:“老师,今天董禹宏的演讲虽然不是很流利,但是他终于可以大胆地走到前面来了。她觉得他今天是最棒的!她们应该向他学习,勇于向自己挑战!”她听了之后很是欣慰,看着孩子们的成长,心里有说不出的喜悦。老师的细心关爱就像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臻于完美。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十五载春华秋实,付出的是汗水和泪水,收获的却是那一份份沉甸甸的充实。泰戈尔说:“果实的事业是尊贵的,花的事业是甜美的”,她想说:愿做教师这一叶的事业,谦逊地垂下绿荫,努力长成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为学生们遮风挡雨,看着他们昂首阔步地走向理想的殿堂!
永远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就会从教育中得到无限快乐。永远用责任的目光审视自己,就会在教育中获得不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