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芳菲好时节,科研课题结硕果!青岛为明学校两项课题在山东省学校安全协会立项!
两项课题立项!
五月芳菲好时节,科研课题结硕果
近日,山东省学校安全协会下发《关于公布2023年度教育科研规划课题立项名单的通知》,公示了2023年度全省各学校申请课题入选名单,青岛为明学校所申报2项课题,全部获得立项。
今年2月,山东省学校安全协会发布《山东省学校安全协会关于组织申报2023年度科研课题的通知》。根据《通知》相关要求,学校立即组织开展研究课题评审工作,并确定2项课题进行申报,最终通过立项。
雷丽霞校长主持申报的课题《智慧校园背景下学校安全精细化管理研究》,依托“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理念,构建智慧校园背景下学校安全精细化管理体系、维护校园稳定秩序、保障校园安全,成了学校管理人员和教职工面临的重难点问题。智慧校园是校园安全的有力保障,智慧校园安全建设可以让在校师生安全得到更有力的保障,切实维护师生安全,保障校园平安有序。实施精细化管理是学校安全管理水平提升的必然选择,青岛为明学校是山东省首批人工智能教育试点学校,学校一直致力于智慧校园的建设,探索智慧校园在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方面的应用。安全精细化管理,可以系统的分析学校存在的各项安全隐患,将以往传统的“事后被动处理”化为“事前主动预防”,做到提前及时发现、解决校园内外安全问题,使各种风险处于可控状态,有效提高校园安全管理水平,保障师生的生活与工作处于安全稳定状态。
蔡永峰主任主持的课题《“关爱心灵,守护成长”--依托心理筛查构建中学生心理防护体系的实践与探索》,本课题坚持以守护学生生命安全为本,全程护航学生心理健康,致力于学生积极心理建构,提升学生心理免疫,助力学生学业进步和综合发展,为成长赋能。课题以青岛为明学校中学生为研究对象,整合教育主管部门指导文件,学校心理课程体系等资源,配合中小学学科课程体系,积极构建心理筛查体系流程,重点从心理建档、初筛、复筛、示警、危机跟踪干预等方面精准落实心理筛查流程,普及心理筛查的规范化流程,提高教师对心理筛查流程的可操作性。研究内容涉及如下方面:筛查系统、监测系统、预警系统、干预系统、应急系统。课题借助信息化支持,打造筛查、监测、预警、干预和应急五大系统,打造心理筛查的标准化流程,实现学生心理监测可见、管理可见、结果可见,建立学生心理安全和学校安全管理的双保护机制。
5月11日至13日,山东省学校安全协会2023年度科研课题培训会议在济南召开。来自全省各市(县、区)安全科研课题负责人参加了培训,我校课题组成员副校长韩文、心理中心主任蔡永峰参加此次科研课题培训会议。
会议聚焦新时期影响学校安全发展的突出问题、重点难点和深层次的瓶颈问题进行了全面分析,并就大力推进学校安全科研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方法创新进行了集中研讨。授课专家以课题研究为载体,重点围绕“如何高质量做好课题研究”“科研与教学的双向互动融合”“课题研究与教师专业发展”等专题作辅导报告,进一步明确了科研工作定位,并就全面落实融合发展理念,建立完善教学与科研良性互动机制进行了系统培训。
下一步,学校课题组将着手开展进一步研究工作,学校教科研也会出台积极有效措施,在支持立项课题的同时,鼓励广大干部教师投身科研大潮,开展专项调查、深入研究,多出高水平的报告和成果,提高自身素质水平,为学校教育教学发展做好全方位服务。
青岛为明学校重视课题研究工作,积极发挥课题在教科研中的先导作用。做到以课题研究促安全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深入进行,以课题研究促学生的全面发展。近年来,青岛为明学校教师紧紧围绕学校科研兴校的要求,在实践中不断加强理论研究,切实提升学校教师专业水平,增强学校教科研能力,力争使教育科研在推动学校内涵发展上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