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行致远 研思同行||青岛为明学校“为明新课堂大赛”初中部文综组展示课实录
高山仰止,方知才疏,三人同行,觉左右为师。为更好地践行新课标理念,促进道法、历史、地理学科的教育教学,打造高效课堂,初中部文综组开展了组内公开课活动。教师们积极参与、精心设计,展现了各自独特的风格与亮点,为为明新课堂的高质量、高水平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01
地理组
三教研并重,深耕课堂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地理组在徐雨轩老师的带领下坚持集体备课,深入分析学情,结合新课标制定适合学情的教学计划和目标,培养学生地理学科素养。
宋欣欣老师讲授的《交通运输业》,通过视频导入了解中国交通运输业迅速发展的历程,感受交通运输业为中国经济建设带来的巨大变化,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宋老师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读图意识,采用自学和小组合作探究方式,组内交流、解决问题。板演展示探究成果,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徐园园老师执教的《地图的阅读》,以微信对话的形式导入,展开游世博园的主题情景,问题环环相扣,课堂结构严谨,层层递进。围绕如何规划路线、电子地图中的方向判读与距离测量等学习任务展开,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在课堂中落实学生为主体。教学设计形式新颖,讲练结合,课堂氛围积极活跃,教学效果明显。
上通天文,斗转星移尽心中;下晓地理,风气云涌皆意间。地理组坚持立德树人,学科育人,携着满腔热血与关爱,邀学生共赴星辰大海。
02
道德与法治组
聚焦素养 坚持初心
教之美,在于积蓄与勃发,研之美,在于钻研与提升。道法组的三位老师扎实开展常规教研活动,互相学习、了解、借鉴、吸收好的教法,反思不足。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
赵康娜老师执教的《延续文化血脉》,结合热点话题“逃出大英博物馆”展开,结合新时代的历史定位,全方位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更加坚定学生的文化自信。对视频材料深入剖析,分析中华传统美德的内容,鼓励学生立足当下,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整节课课堂氛围活跃,学生参与度高,教学质量有保证,得到了老师们的一致好评。
丁文晶老师执教的《做负责任的人》,通过学生讲述中国故事——亚运“小青荷”引入课堂,用中国女篮在亚洲杯的视频作为导入,以女篮案例贯穿课堂。通过讲述女篮故事、开展情景剧表演、小组合作和展示身边的榜样人物等环节带领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课堂互动形式丰富,课堂气氛活泼且融洽。
教与研携手,学与悟同行,思与行并肩。为明新课堂大赛活动不仅搭建了学科教学交流的互动平台,而且营造了教研的良好氛围。道德与法治备课组将以此为契机,努力钻研,“教”“研”相长!
03
历史组
悠悠教学路,满满教学情
高迪老师的授课内容为《第一次工业革命》,本节课以任务驱动学习,从“技术革新的时代—蒸汽动力的时代—冰火两重的时代”三个层面展开,条理分明。最后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模式,探究工业革命带来的影响,培养学生使用史料、分析史料,论从史出的能力。整堂课设计思路清晰,简洁明了,师生互动活跃,教师循循善诱,学生发挥了主体作用。营造出轻松、活泼、愉快的课堂氛围。
“教”无止境,“研”中蓄力。为明新课堂大赛给予了老师们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平台,相信在今后文综组将继续深耕细作,立足核心素养,向下扎根,向上繁茂,探索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教学设计和实施,促进道法、历史、地理学科的专业成长,发展为明学子的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