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梦为明,难说再见!青岛为明学校2023届复读班毕业生写给母校的信(一)
圆梦为明
难说再见
2023届复读班毕业生
写给母校的信
轻装策马青云路,人生从此驭长风。又到了离别的夏天,青岛为明学校高中部毕业班的学子怀揣梦想和希望,奔赴心仪的大学。临别之际,我们收到了来自复读班毕业生、家长情真意切的来信,与大家共读。
高四一班 张金业
01
亲爱的母校:
您好!
又一阵清风轻拂过为明湖畔,吹远了我们忙碌的身影,却吹不走为明学子对母校的爱。值此夏日,我很荣幸可以向您倾诉我对您的深厚感情。
记得那时刚刚踏入为明的校门,看见黑板上刺眼的高考倒计时300天,我的内心是惆怅的,觉得这段时间好长,但是我又不敢去想跳过这个过程,因为我知道只有在这三百天里拼尽全力,我才能够改写自己的命运。
幸入母校,幸遇良师。
在我一筹莫展、无所下手之时,为明的恩师们帮了我太多太多:老师们精心筛选题目,为我省下了很多时间,每次省内有好卷子出炉,老师们都会立马研究,然后选出最合适的卷子给我们印刷,用来练习或者测评;每周末的练兵雷打不动,练兵后老师们也会仔细批阅;课堂上老师怕同学们打盹,扯着嗓子讲题…物理杜老师的一句话让我印象很深,他说:“要肯钻研,钻进去,钻透了它,弄会,弄透,弄熟!”这句话的魅力,没有听过杜老师亲口说出的人感受不到。高考前的浮躁期,我就是在学不进去时反思这句话,才得以继续前行,探索物理的奥秘。除此之外,为了照顾大部分同学,老师们讲的很细致,这也是在曾经的学校难以得到的查漏补缺的机会。凡此种种,皆为老师施我之恩,学生没齿难忘。
幸入母校,食宿安好。
母校的食堂饭菜可口,且可续加。就读期间,我经常和同学以吃饭为一天之中的放松调节。进入宿舍,生活老师的照顾更为我们提供了便捷。在宿舍,没有普通高中里冷得或者热得睡不着的情况,没有蚊子嗡嗡乱叫,没有潮湿的床单。有的是生活老师打扫过的整洁地面,有的是生活老师调好温度的空调,有的是生活老师的提醒:“加油,起来上学了!”在我心中,只有默默感动。
幸入母校,赏过为明湖光秋月,成功复读提高到省六千多名,省位次上升了四万名。现在毕业了的我们,也像风中之絮,无论飘向哪里,都记得母校的恩情。
最后,祝母校及母校的每一位老师越来越好,也祝愿后届为明学子们能够考出好成绩,不负母校栽培之恩!(高四一班 张金业)
高四一班 赵一旭
02
泰戈尔曾言“只有经历过地狱般的磨练,才能创就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唱。”诚然,高考落榜其实也是一个契机,无论是过去没有拼尽全力奋斗过,还是考试失利,为明都给予了我再一次选择的机会,让刚刚成年的我小心翼翼的学着为自己的未来作出一次规划。
学校里任课老师的认真负责,生活老师的无微不至,食堂的可口饭菜……都让我感受到我走的每一步都承载着期待,那金榜题名就是我表达感恩的最好方式。
“少年不惧岁月长,彼方尚有荣光在。”在这复读的一年里我感受颇深,我真正体会到认真学进去是一种多么美妙的体验。正如我的地理,有段时期我对其有着浓厚的兴趣,以至于我每次在有时间时,我都会拿出地理笔记本和改错本去认真整理错题,去反复思考题目背后的知识点,最终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避免了假努力带来的消极影响。
在为明,我在走廊上见到老师时候,亲切的招呼让我心里十分温暖;在每一次问老师问题,即使其口干舌燥,仍然会细心讲解,没有任何的倦色;在大考的前夕,老师都会和我们进行交流,为我们排忧解难,让我们紧张充斥的全身得到放松。师恩如海,我铭记于心,感谢这年来每一位老师的栽培,未来我一定会更加努力,不辜负您们的期待。
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有高考壮行大会,让我记忆犹新,给了我高考必胜的信心。
在这里我代表顺利毕业的学子向母校承诺:今天我们因母校而自豪,明天母校一定因我们而骄傲!
最后感谢母校对我的培养,这定将成为我心里最美的回忆,愿母校人才辈出,再创辉煌!(高四一班 赵一旭)
青春无遗憾,美好不散场,愿为明学子滔滔岌岌风云起,前途似海,来日方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