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做智慧父母 成就卓越少年||青岛为明学校小学部成功举办家长学校专家报告会
孩子的成长与父母的教养息息相关。为了让更多的家长掌握家庭幸福的奥秘,破解亲子和谐沟通的核心密码,帮助更多的父母走进孩子的内心,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掌握孩子身心发展规律,构建和谐的家庭关系和亲子关系,9月24日下午,青岛为明学校小学部邀请著名的家庭教育专家、中国青少年综合素质教育导师郑喜峰教授走进校园,为六年的级家长们带来了一场“学做智慧父母,成就卓越少年”父母大讲堂活动。
郑老师指出,在孩子的教育上,有学校、有老师、有课程、有老师输入知识的过程,然而,最重要的还是父母,孩子的人格塑造靠父母,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最深。在家庭教育中,应该是谁有教育能力,谁来教育孩子。
在孩子6岁前,爸爸是需要全程陪伴的,0-6岁是孩子习惯和性格养成的关键期,爸爸不能缺席。7-10岁,爸爸妈妈的教育各站百分之五十,爸爸可以给孩子力量,妈妈可以给孩子带来安全感。而12岁以后,孩子的独立能力增强,妈妈的溺爱和不信任感会让孩子不够自信。中国的家庭中,爸爸角色的缺失目前较普遍。但是,爸爸在孩子的教育中起到了至关重要且无可替代的作用。妈妈的陪伴给予孩子温暖和爱,而爸爸的陪伴会很好的培养孩子的安全感和养成孩子果敢、坚韧、乐观的性格,有助于责任心的养成。有了爸爸妈妈的陪伴,孩子才可能身心健康。另外,心理研究还表明,爸爸的陪伴可以有效延缓孩子(特别是女孩)提前进入青春期。
爸爸的陪伴很重要,那爸爸应该怎样陪伴孩子呢?
爸爸可以多陪孩子玩游戏!玩益智探索类和体能锻炼类的游戏。在游戏的过程中,孩子的综合能力和体能都能的到很好的发展。
营造温馨的家庭环境,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也是至关重要的。很多家长误会了让孩子赢在起跑线的真正含义,什么才是孩子的起跑线?怎样才能让孩子赢在起跑线?答案是:健康、快乐、温馨的家庭环境才是孩子的起跑线!营造一个温暖的家庭才能让孩子赢在起跑线!0-6岁,尤其0-3岁是亲子依恋关系建立的关键期,也是孩子性格和习惯养成的关键期,一个温暖的家庭环境尤为重要。家庭中难免会有矛盾和冲突,但父母不要当着孩子面争吵,家庭成员间互相体贴理解,给孩子营造一个稳定、温馨的家庭环境。六年级的孩子已经开始进入青春期,他们更需要一个温馨、快乐的的家庭。
郑老师指出,学生到了高年级,父母尤其要关注孩子的心理特点以及学习特征,从多方面多角度的引导家长如何应对孩子所出现的问题,如何帮助孩子合理的规划时间以及安排学习任务。
当孩子对学习没兴趣的时候,采取鼓励的形式赢得孩子的信任,进行有效沟通。当孩子做事不坚持的时候,予以肯定,帮助他们建立自信。
陪同不等于陪伴,看管不等于陪伴,物质满足不等于陪伴,说教不等于陪伴,妈妈的守护不等于陪伴。总之,无论是爸爸还是妈妈,都应该适应时代的变化,改变自己,做智慧型父母。
每个孩子都是一棵小树,只有父母以身作则、积极引导,用爱心和耐心等候孩子的成长,才能引导每个孩子发现最美的自己、成就最灿烂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