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源头活水 浇灌成功之花||青岛为明学校小学部习作教学改革掠影
为落实集团的新课改,全面提升学生的习作水平,从而进一步提高语文学科的教学质量,新学期青岛为明学校小学部的语文老师对习作教学动了“大手术”,大胆改革,采取“引、思、评”三环节习作创新教学模式,从习作指导、习作练笔、习作讲评三个方面入手,扎实做好每个环节的教学。
引:习得写作方法。
首先从本单元课文中习得写作方法。老师们加强习作备课的研究,暑期提前备好习作课,明确各年级的教学重点与难点,每单元的语文要素,以及每一篇课文在本单元承载的语言训练点。在精读引领课和读写结合课中精心设计小练笔,训练写法。其次,从习作指导课中习得方法。除用好教材的例子,每个单元老师们又精选3-4篇优秀例文,习作指导课上,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阅读赏析,充分发挥例文的示范作用。进一步丰富学生的习作素材与写作方法。为便于学生习作,我们把作文本改成了作文稿纸,根据每单元的习作要求,精心设计习作稿纸,稿纸内容分四个板块:审题明确要求、习作练笔、习作评价、习作修改。在稿纸上设计“写作小妙招”引领学生写作。习作稿纸的运用,便于指导,便于批阅,便于修改,极大的提高了习作的质量。
思:用笔记录生活。
习作难就难在学生不能把课本中学到的方法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这一学期,各年级老师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充分挖掘生活素材料,用笔记录生活。打通阅读与习作的通道,用笔写生活。校园里的树叶变成了学生写话的素材,秋游活动变成了学生的日记内容,今天老师表扬了写下来鼓励自己继续努力,挨批评了记下来,提醒自己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评:激发习作兴趣。
为落实集团的课改,学部注重了习作教学的研究,每周设置了专门的一个小时的习作长课时。专门用来进行习作指导和习作讲评。习作讲评时采取自评、互评、师评的方式,根据每个单元的评价标准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分通用评价和个性评价两个方面,通用评价的内容有:书写、篇幅、格式;个性评价的内容根据习作的要求确定。每次习作评出书写优秀者、篇幅达标者、格式正确者、内容具体者、语言优秀者等,这些分项评价,要求具体、明确,具有实操性。通过评改,让学生在改中学会写作。
这一学期,我们对优秀的习作提供了发表的平台——编辑年级优秀作文小报。每单元习作讲评结束后,每个班选取3-4优秀作文编辑成优秀作文小报,起上报名,学校统一印刷发给学生。二年级的《浪花朵朵》,三年级的《为明新秀》,四年级的《为明之语》,五六年级的《为明蓓蕾》。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又把优秀作文进行分享,发挥了优秀作文的榜样作用。同学们最期待的就是拿到每单元的作文小报,看着精美的小报,读着同学的优秀作文,每个人争先恐后地阅读,爱不释手。
欣赏一下我们拿到作文小报后的精彩瞬间吧。
孩子们拿到作文小报后,便开始了聚精会神地阅读,并圈划出了值得学习的内容,读到有趣的地方还拉来了同桌一起读,读到写得好的细节,也和同桌讨论到是不是也可以用到自己身边的小伙伴身上,遗憾自己怎么没想到这么好的形容。
作为教学改革也得到了老师与家长的好评。来听听他们的分享吧。
习作教学的研究任重而道远!相信,只要坚持不懈,一定会取得优异的成果。(供稿:王荫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