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节日·端午||青岛为明学校开展端午节习俗主题教育体验活动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也称端阳节、龙舟节。为弘扬中国传统优秀文化,青岛为明学校中小学部的分别组织同学们用多样的方式感受并领略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1.
夏色倚艾青 粽香礼端午
轻汗微微透碧纨,
明朝端午浴芳兰。
春去夏来,端午将至,那些许的惆怅,些许的蜜意,交织着艾草的幽香,粽子的新香扑鼻而来。端午节之际,青岛为明学校小学部一至六年级的学生以回顾端午渊源为契机,以突出传统习俗为特征,以增强民俗体验为重点,开展“夏色倚艾青,粽香礼端午”端午系列活动。
01
德育篇
味粽香端午—红色宣讲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一缕粽香,寄托着我们浓浓的思念,五彩花线,裹着我们深深的祝福。端午节主题班会的举行拉开了活动的序章,活动使学生们进一步了解了端午节的由来、意义及习俗。提高了学生的民族传统文化意识,培养学生爱国观念,家国情怀。
02
美育篇
品味粽香端午
插艾叶、艾草包
书法粽、端午小扇
俗话说:“清明插柳,端午挂艾”艾草,来自大自然的神奇草药,不仅散发着清新怡人的香气,更是古人智慧的结晶。每逢端午,家家户户都会悬挂艾草,因为它能驱邪避凶、净化空气、让“五毒”退散,保护家人免受蚊虫侵扰。班会课上,老师和学生们一起做了艾草门挂,寓意驱邪纳福。孩子们自制『书法粽』和来自云南苍山的野生『艾草包』、端午小扇,预祝大家端午节快乐!
03
美育篇
品味粽香端午—包粽子
粽叶盈淡幽,清芬蕴端阳。学生们开展了包粽子劳动实践课;教师们进行了包粽子团建活动;家长们自发参与到包粽子活动中,现场火朝天,转眼间粽子已包好。孩子们不光自己和爸爸妈妈包,还能互相帮助,互相合作,在劳动中充分体验到团结互助的集体精神。
端午节是炎黄子孙的一种文化情节,也是一种家国情怀。过端午有着它独特的魅力,拼搏精神、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等等优秀的传统美德都能在端午节里大发异彩。
2.
初中部
有“青”春的色彩和味道
当传统佳节遇到青葱少年,一切便有了“青”春的色彩和味道。端午节,初中部也利用节日之际开展了形式丰富的主题教育活动。
01
谷米飘香,粽叶缠情
民以食为天。端午吃粽子更是有多重寓意,而孩子们亲自动手包粽子则对其更能有不一样的理解和体会,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根也在畅享粽子的色香味的过程体验中愈扎愈深。
五月五,过端午
02
艾草清芬,五彩寄福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人们把插艾作为重要内容,古人插艾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孩子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插挂香远益清的艾枝,这些活动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生生不息的传承。
五月五,过端午
而为孩子系五彩绳也是端午节的重要习俗,它有祈福纳吉的美好寓意,表达的是长辈对晚辈的祝福。孩子们在关爱中健康茁壮地成长,畅享五彩缤纷的绚丽青春,努力奋发、感恩回报的种子便早已种下。
青岛为明学校致力于“培养有中国灵魂有世界眼光的现代人”,努力“为每个孩子发展提供适合的教育,对孩子一生负责”的办学理念。让孩子在中国传统节日里深刻的感受和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中国灵魂深深植根于孩子们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