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读书成为习惯‖青岛为明学校小学部英语组在线读书沙龙系列(一)
2016年,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零点项目》携手为明学校,首次进入中国学校,共同进行以“中美视角下的国际素养教育”为课题的师生教学实践和研究。2018年,项目实践成果分享会暨中美视角下的国际素养教育专题研讨活动在青岛为明学校隆重举行,在国际先进理念的指引下,,让学生的思维方式得到长足进步,让教师的教学方式得到更大发展。
王欣老师围绕“思维发散”这一主题分别从超越教育家布鲁姆;记忆、作业和活动;提高理解力的8个步骤;其他思维形式;揭示学生的思维过程五个方面进行了分享交流。学习过程中存在思维方式的动态反复,从思考的目的出发才是我们了解思维的正确方法。教师若想切实提高学生对某一学科的理解力,必须把精力放在思维训练上,同时努力为学生创造思考机会。教师在展示自身和学生的思维过程时,应该关注能够提高个人理解力的教学方法。
台雨老师以《学习是思考的结果,思考是教学的中心》为题,对教学的可视化以及如何实现思维透明化等方面进行了分享。课堂要以学生为中心,为思考创造机会,让学生的思维透明化。在活动中,教师根据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确定学生的学习需要,从而明确学习内容。“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学到了需要的内容才是真正的以学生为中心。
白依璘老师从思路的定义、思路的作用、思路的分类方法几个方面对思路进行了详细的分享介绍。思维方法的训练应用到教学非常重要,学生掌握了思考的思维方法,能够拓宽思考的路径,思考问题更加全面,角度更加多元。提升学生的思维训练,也可以提升教学效率。思维工具是思考的脚手架,不同人即使使用同一个工具,也会有不同的结果,这取决于每个人如何看待问题、了解情境、对待对象,但利用工具把思考的过程透明化,让我们有机会累积、精进,不断地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结合四位老师的分享内容,老师们又围绕:“哈佛思维会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的教学模式吗?”以及“通过今天的分享,你对后面的哈佛思维的学习期待值为几颗星呢?” 两个问题展开了积极热烈的探讨。
通过这次读书分享会,老师们在阅读中寻找灵感,在反思中超越自我,在交流中共享了读书的快乐,深刻体会到阅读的重要性。
最后,孙玉强副校长对此次读书分享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首先,孙校长对此次分享活动给与了肯定和表扬。其次,孙校表示,作为教育工作者,在读书活动中要起到示范带头作用,要“认真读书”,在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同时,给孩子们做出表率。最后,孙校长勉励所有英语老师,要透过书中的信息,悟出其中真谛,把书中的教学方法切实落实到实际课堂中,做到学以致用,不断进步!